日期:2025-07-15 00:11:06 标签:
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,这次难道要被《淬火年代》砸了吗?
顶着《大江大河》姐妹篇的光环,又有王凯等老熟脸客串,按理说应该稳得一批,但现在这口碑,咋就有点“高开低走”的意思呢?
是观众老爷们的口味变刁了,还是这剧本身就有点水土不服?
咱也不敢妄下定论,就说说这几集看下来的感受。
要说这剧的底子,其实是不错的。
年代剧嘛,讲的就是一个时代背景下,小人物的奋斗史。
张新成饰演的柳钧,海归精英,一回来就接手了个烂摊子,老爹厂子欠了一屁股债,眼瞅着就要凉凉。
这种“临危受命,力挽狂澜”的戏码,观众爱看啊!
想想当年的《大江大河》,宋运辉不也是从一个农村娃,一步一个脚印,硬是闯出了一片天?
但问题就出在这“一步一个脚印”上。
《淬火年代》这节奏,那是真叫一个“慢”。
前两集,感觉啥也没干,光看柳钧在那儿跟老妈抱头痛哭,跟兄弟回忆往昔,跟债主打太极。
不是说煽情戏不能有,但你得适可而止啊!
老父亲躺在病床上,儿子进屋先抱妈,这操作,我是真的有点看不懂。
更让人觉得“出戏”的是,柳钧这主角光环是不是有点太耀眼了?
仿佛他就是那个“天选之子”,一回来,所有问题都像开了挂一样,迎刃而解。
要债的,三言两语就给打发了;厂里的问题,一眼就能看穿。
这哪是“艰难的制造”,简直就是“轻松的制造”嘛!
观众想看的是主角克服困难,而不是看主角一路开挂,这爽点,有点假。
再说说这演员。
张新成,演技是有的,但总觉得少了点啥。
可能是因为剧本的原因,也可能是因为对手戏演员不太给力,他的表演,就有点“端着”的感觉,不够接地气。
想当年,《大江大河》里王凯饰演的宋运辉,那股子“愣头青”的劲儿,让人印象深刻。
张新成这柳钧,就感觉太“完美”了,少了点人味儿。
王影璐饰演的角色,也被不少观众吐槽“出戏”。
可能是因为之前“宝儿姐”的形象太深入人心,她演这种年代剧,就总让人觉得有点“水土不服”。
再加上这造型,这台词,就有点“二”的感觉。
这也不能全怪演员,剧本和导演也有责任。
王彦霖的表演,倒是中规中矩,没啥亮点,也没啥槽点。
就是感觉这角色有点工具人的意思,啥事儿都围着主角转。
至于高露,演技是有的,但跟王彦霖演姐弟,就真看不出那味儿。
老戏骨任程伟,演得是真好,但戏份太少,没啥发挥空间。
镜头都怼着主角拍,老戏骨的魅力,就被削弱了不少。
看这前几集,就感觉这剧有点“拧巴”。
想制造矛盾,但又怕用力过猛;想展现时代特色,但又怕观众不买账。
结果就是,啥都想要,啥都没做好。
剧情平淡如水,演员表演中规中矩,融合在一起,就很难抓住观众的眼球。
现在就给这剧判“死刑”,还为时过早。
宋祖儿还没出场,柳钧的“拯救计划”也才刚刚开始。
也许,后面的剧情会更加精彩,也许,王凯的戏份会更多。
谁知道呢?
就目前这情况来看,《淬火年代》要想成为今年的“剧王”,恐怕有点悬。
现在的观众,口味越来越刁钻,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光靠“正午阳光”这块金字招牌,已经不够了。
这剧能不能翻盘,就看后面的剧情发展了。
能不能把故事讲得更精彩,能不能把人物塑造得更丰满,能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,这些都是关键。
且看后续发展吧,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惊喜, 也可能就此沉寂。